让孩子与音乐相伴终生
河北报业集团《家庭百科报》报道工作室汇报演出 记者 赵梅锦 2015年4月
一曲终了,带给听者的是什么?带给弹奏者的又是什么?韩梅师生用自己的经历做了一个诠释。
说起带学生,韩梅说最早的起意不过是给自己的女儿一个玩的地方,慢慢给她学习的人多了,便有了志同道合的老师。当她把目光专注在儿童教学上时,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引入到课堂中,不仅在儿童的最佳高音敏感时期得到开发,而且让孩子们感受音乐、爱上音乐,将音乐融入了生活。
韩梅说,她们有一个五岁的孩子,父母在外市工作,孩子跟着姥姥姥爷在石家庄生活,一年前刚来学习时,连班都不敢进,说话都要躲在姥姥后面,学了一年钢琴后,活泼了,爱说爱笑了。最近刚参加了一个钢琴比赛,已经顺利通过复试了。“对于孩子来说,参与的意义远远大于获奖。这个孩子正是借助音乐的力量,打开了自己的心扉。”
她说,音乐有着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比拟的魅力和力量。音乐就像益生菌,可以双向调节,它能让相对封闭的孩子打开心胸,也能让相对闹一点的孩子安静下来。韩梅介绍,有个上一年级的男孩非常活泼,可是一坐在钢琴前,马上就静下来了。这就是音乐的沉淀功能,它锻炼了孩子们的定力、专注力,还能陶冶情操。对于比较注重实际的家长来说,全面优秀的学霸,已经达到十级(音乐考级中的最高级)的,可能说服力更强些。
所以,韩老师说,希望孩子们能终生与音乐相伴。音乐不仅是过级考试,不仅是高考,不仅是专业从事,它更是生活的调色板,是渗透灵魂的艺术修养,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点的。你可以没有天赋,你可以没有高智商,但是你不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没有音乐.
因此,韩梅和老师们就是带着孩子们一起玩,玩出兴趣,玩出品位,玩出可能没想到却得到的东西来。有个学小提琴的小姑娘,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,她非常腼腆,不爱说话。学琴没多长时间,现在落落大方,主动跟人打招呼。韩梅说,中国人比较缺乏表达,而音乐恰恰是最好的表达和沟通的艺术形式。
最近,微信上流传着一段在巴黎火车站秒拍的视频,一个小伙子坐在候车大厅里弹奏电影《不可触碰》的片尾曲,另一个小伙子出现了,在他身后站了一会儿,伸出手在高音区开始伴奏,他们从陌生人到配合的天衣无缝,把一首曲子合奏到一加一远远大于二的效果,仅仅用了一两分钟的时间。
这就是音乐的力量。
这就是让孩子与音乐相伴终生的理由。
(注:韩梅教授系弦艺舞风音乐教育首席音乐指导) |